日本近来部署改进型12式地对舰导弹的行动,直接冲击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势。这款武器的能力大幅度提升,早已越过其原有的“专守防卫”界限,全球因此对东京的军事走向产生深切疑虑。从九州到冲绳,日本防卫省正将导弹系统推向关键区域。这背后不只是简单的装备升级,它牵动着复杂的美日同盟策略,引来了中俄朝多方的强硬回应,同时日本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矛盾。
导弹能力跃升
旧版的12式反舰导弹,因其缺乏隐身设计、沿用X型弹翼且射程仅有200公里,能力有限。但现在,虽然名称没变,最新型号的性能参数和气动外形已完全不同。它具备了隐身能力,外形类似美国的AGM158c和欧洲的“风暴阴影”导弹,弹翼也改为一对滑翔翼。
日本官方没有公布导弹动力系统的具体变更。然而,其公开的1000公里射程数据,加上维基百科提及的未来可能达到1500公里的潜力,明确显示它已改为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。这种做法,苏联当年在图22M轰炸机上也有先例,型号名义上是改进,实质上已是一架新飞机。
新型12式采用了多面体弹体设计,雷达反射截面降至0.01㎡,并利用地形匹配制导,能有效躲避拦截系统。它的射程达到1000公里,超过中国YJ-18反舰导弹的540公里。通过更换导引头模块,该导弹还能攻击港口和机场等陆上目标。
今年“护身符军刀”演习期间,这款导弹就模拟打击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陆上设施。这一系列性能提升,使其从单一的反舰任务,拓展为具备对地攻击的多任务能力。
日本部署意图
日本防卫省正在按部就班地推动部署计划。根据安排,今年底,九州熊本县的健军基地将部署首批8套12式导弹发射系统。这足以封锁大隅海峡,阻断中国海军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。
明年,大分县将进一步部署12套系统,届时,其射程范围将能直接覆盖台湾全岛以及中国浙江沿海地带。而到后年,冲绳县的宫古岛也将成为该导弹的部署点。这将在台海方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。
这款导弹公路机动性强。若它前出至九州最西端的生月岛,火力能触及大连造船厂、青岛基地、沪东中华造船厂、江南造船厂和舟山基地。即使从熊本市中心发射,朝鲜南北海岸的主要海军基地和造船厂也在其打击范围内。
机动至鸟取县,就能覆盖海参崴。如果射程延长至1500公里,熊本市甚至可以覆盖葫芦岛核潜艇制造基地。这显示日本试图通过部署这些远程导弹,构建一个区域性的“封锁链”。
美日协同加深
12式导弹的提升和部署,显示出美日同盟战略发生了关键调整。在今年美日“利刃”联合军演中,12式导弹与美军“战斧”巡航导弹实现了数据共享。美军P-8A侦察机发现目标后,仅用12秒就能将坐标传给日本导弹发射车。
演习中,双方模拟台海冲突,日本的12式导弹负责瘫痪港口,美军“标准-6”导弹拦截解放军反舰导弹。这种协同,使12式导弹成为美国“印太火力网”的重要组成,其效能发挥很大程度上需要美国情报侦察体系的支援。
日本战后自卫队的建立和发展,一直都在美国全程指导下进行。其任务始终服务于美国的东北亚战略。冷战期间,自卫队守卫本土,协助美军反潜。冷战结束后,主要任务转向朝鲜导弹反击和支援美军应对台海局势。
当中国军事力量显著提升,美国相对衰退时,日本被推到对抗中国的第一线,成为所谓“防务合作伙伴”。日本在这个过程中,基本没有主动权。其军事化进程,完全是按照美国设计的路线图行进。
地区多方回应
面对日本的军事行动,各方反应十分明显。中国外交部很快表态,指出日方此举严重破坏地区安全平衡,并称中方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。军事上,中国已在东南沿海新增两个东风-21D导弹旅,射程覆盖九州导弹基地。
今年六月,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同时出现在西太平洋,展开对陆打击。外交层面,中国还与俄罗斯在日本海举行了“东方-2025”联合军演。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宣称“将粉碎任何挑衅”。
俄罗斯东方国家研究所教授阿纳托利·科什金公开指出,日本部署12式导弹,彻底使其军事性质发生根本转变。他的担忧,主要源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严重空虚。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族人纷纷返回欧洲,太平洋舰队也经历了断崖式衰落。
以至于韩国海军只分出小部分兵力,就能全歼俄罗斯远东海军。这种背景下,日本任何加强海上力量的举动,都会在俄罗斯战略研究界引发警报。朝鲜作为中等核国家,从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,也对地区局势保持强硬姿态。
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也同样强烈。今年四月,冲绳当地6000名居民包围胜连基地,抗议部署远程导弹。冲绳知事玉城丹尼指出:“部署远程导弹将使冲绳成为首个打击目标。”
东京大学法学教授山田太郎从法学角度分析:“这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,日本正滑向军事正常化的危险深渊。”他指出,12式导弹射程远超“自卫所需”,违反《和平宪法》第九条“放弃战争力量”的条款。今年日本防卫预算达GDP的2%(9.9万亿日元),创战后新高,其中1.2万亿专门用于导弹采购,也印证了这一点。
笔者以为
日本部署改进型12式导弹,确实突破了其战后“专守防卫”的界限,也给区域带来新的军备压力。但这不是日本单独推动的“军事正常化”。更像是它在美国战略引导下,被推向对抗前沿的结果。单独批判日本,不能反映全部事实。
尽管12式导弹获得了新的打击能力,但在东北亚复杂的力量格局中,日本无法单方面打破平衡。中国有强大的战略预警能力,“东风快递”、歼20战机和双航母编队构成了足够的核与常规威慑。这些力量足以使日本高层保持清醒,避免贸然行动。毕竟,身负血债的日本绝不敢触碰高压线。中国具备战略预警能力,日本只要向中国方向打出第一枚12式导弹,就会迎来雨点般的东风快递。中方可以舍弃熊本的12式发射单位,直接打击东京市中心。
俄罗斯的担忧值得我们关注,但无需过度焦虑。这部分反映了其远东力量的不足。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力量,在可预见的未来,都看不到远东军事力量复苏的希望。所以中俄朝三国站在一起对抗美日韩联盟,才是俄罗斯最大的指望。东北亚未来的稳定,最终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。
如果中美两国能找到合适的共存方式,中日关系自然会缓和。回顾历史,每当美国释放出对华缓和信号,日本政府就会率先踏上中日友好之路。到那时,射程千里的12式导弹所带来的潜在威胁,也将随之减弱。您认为呢?
象泰配资-线上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利息-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