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我上次做了个调查,问大家给多少钱。不同的人回答不一样。有北京家长说给5000元;也有长沙家长说给1500元。学生之间的回答也不一样。一位南京的男同学说1500元就够了,2000元非常多了。而另一位女同学则说2000元不够,要3000元。上次遇到上海一个宿舍的四位女生,我问她们生活费多少,她们都说是3000元。但这四位女生平时的消费水平却各不相同。看来虽然说是3000元,但实际的钱数并不相同。究竟给多少?我们先看一下各地大学生生活费的平均水平。澎湃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全国主要城市大学生的生活费调查。不过这个数据不见得准确,北京2928.5元,上海1750元。我在北京和上海都生活过,在我看来,上海的生活费应该比北京高才对。这个调查结果跟上面4位女生都说3000元大概是同一个意思,不是真实数据。虽然不真实,也可以做个参考。大部分地方应该是1500元以上,3000元基本在任何城市都够了。图片
那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花在哪里呢?主要是吃饭、形象消费、旅游、娱乐等。男女生花费不太一样,女生要买衣服和化妆品,男生外出娱乐比较多。另外,如果有恋爱,男生花钱比女生多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在给生活费上,我见到过两类家长。第一类,控制派,只给基本生活费。他们认为钱不多,孩子就不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,心思都在学习上。还有一类,赋能派。我周围不少大学教授给的生活费都比较多,倒不是他们有钱,很多人比他们有钱,但给的生活费没他们多。他们认为额外多给一点,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空间,而且可以学习理财或者投资。财商教育在现代社会比较重要,学生需要提前学习。折中派则可以根据上面的调查,家长可以比较科学地给出生活费,跟综评类似,631的原则,60%基础消费+30%弹性开支+10%强制储蓄。大件让家长买,比如电脑、考雅思的培训费等等。另外还有一派,我认为不可取,就是学生拿着家长信用卡的附属卡,随意刷。我认为这种刷卡对金钱毫无概念,既不节约也不懂理财。上面讲的都是不差钱的学生。如果差钱怎么办?也不用过于担忧,学校有助学金。另外,学校有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,自己也可以做点小生意,学校里面的生意机会不少。我见过不少家境不错的孩子在大学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很多家境一般的孩子可以尝试一下,让自己提早进入社会,说不定反而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。各位家长,你们是怎么考虑的?欢迎大家来讨论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象泰配资-线上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利息-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